燕赵风骨 中国共产党保定市第十二届全体委员会会议提出,深入推进品质文化提升工程,聚焦提升文化软实力,不忘本来·吸收外来,面向未来,全面打造燕赵风骨·直隶风韵·革命风华·京畿风范的文化风貌。这是新时期对保定文化特色的最新·全面总结概括提升的要求和要点。其中把全面打造燕赵风骨首当其冲列为第一点。其意义非凡,至关重要。 何为“风骨”。谈及“风骨”,一般都先将其与人的品格联系起来。如藏山忠义文化的形成与发展;荆轲刺秦慷慨悲歌之士的历史传奇;桃园结义始逐步形成的蜀汉“忠·义·信·仁·勇·智”,都是以重要历史节点上重要历史人物的品格概括形成的。但汉末以来在美学文化中借以评价人物的品格,引申到绘画·书法·文学等层面上来。在此,我们所说的“风骨”适用前者,且带有强烈的时代感。 燕赵风骨的内涵要义是什么。要把握其内涵要义,先要理清燕赵大地指什么地方。古代“燕赵”之地,还包括现在的北京·天津·辽宁以及山西·河南北部·内蒙古南部·朝鲜大同江北部的燕赵周边部分地区。河北俗称燕赵。以北京为中心是燕;以邯郸·邢台县为中心是赵。燕赵的分界线在保定,保定纵跨燕赵处于中心地域。在保定南门外,有一块黑色陨石,这块石头正是燕赵分界的标志。唐代诗人韩愈《送蕫邵南序》中有一句名言“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”。即对燕赵大地至唐以前即为“多感慨悲歌之士”做出了极具权威的评价,突出了燕赵文化特色。与前面所谈的燕国义士田光为燕太子丹力荐荆轲刺秦,而吻剑自杀激励荆轲下决心赴义,而后才有燕国名士高渐离为壮士荆轲的送行诗歌“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”,从而开创了慷慨激越,撼天动地,流传千古的雄壮豪迈的燕赵之风的先河,被后世称之为“燕赵风骨”标示。自此,燕赵风骨引领燕赵大地人民充分展示其忠贞正义,舍生取义,忧国忧民,敢于斗争,勇于牺牲,慷慨悲歌,冲天浩气的精神品格。 随着时代变迁,燕赵风骨也在不断深化,不断升华。特别是自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,引领中华民族争取民族解放,民族独立,推翻三座大山,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国家,人民当家做主人,以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,以”江山就是人民,人民就是江山”的执政理念,经过旧民主主义革命·新民主主义革命,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,改革开放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,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伟大征程中,在我们保定大地燕赵风骨更加凸显,更具代表性。以保定为发祥地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,震动全国的红二师爱国学潮运动;取材于保定大地反映抗日战争的,《红旗谱》·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·《地道战》·《敌后武工队》·《雁领队》·《小兵张嘎》·《狼牙山五壮士》等影视作品及小说,无不代表燕赵大地人民爱国忧民,慷慨赴死的民族大义和坚贞不屈,英勇斗争,勇于牺牲的伟大精神品格。 总之,燕赵风骨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之一,是红色文化的基因。市委鲜明提出全面打造燕赵风骨,对于进一步赓续红色血脉,弘扬传承坚持真理·坚守理想,践行初心·担当使命,不怕牺牲·英勇斗争,对党忠诚·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,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,在全力构建京津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,精心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中的现代品质生活之城的奋斗目标中,充分发挥其思想文化引领,精神品格支撑的重要作用。 保定 朱振荣 2022年2月19日星期六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