刘庄有个刘恩铁
作者 刘会军
序言
写东西,安排个序言,是介绍事情大致的来龙去脉,让人明白你要说什么。 河北涿州东北乡,有一个小村庄叫刘庄。既然叫刘庄,村里姓刘的必然是大户了。事实也的确如此。你能知道,刘庄村有个人叫刘恩铁,这个标题的目的就达到了。 去年(2021年),由涿州市政府派驻包村干部赵春苍同志举荐,记者张三清去了刘庄,以后又再去,还组织一些人“组团”去过,我曾参加过其中的一次。因为涿州这个刘庄和我出生的安国刘庄是一个村名,又都姓刘,故而对刘庄、对刘庄村的刘恩铁印象很深。 今年3月初,涿州市在市中心公园广场组织学雷锋活动日活动,我去参加了。广场内矗立有一块大展板,展示当年十四位被评为“涿州好人”的光荣榜,我认识其中的三位,其中就有刘恩铁。 去年我们去刘庄的那次,是长城保险涿州支公司给刘庄的乡亲们送春联,同行的还有全国人大代表周松勃医生为村民义诊、“中国好人”王惠贤、我们忠义协会的几位核心成员,尤其是还有曾担任过涿县县委副书记的李振寅同志。这算是一走刘庄了,回来后写过一点东西。 2022年4月22日,张三清“团长”的“写作团”十余人“组团”又到了刘庄,计有(以年龄排序):史简、刘书堂、肖金平、刘凤英、索文、刘会军、张三清、马洪文、葛金曼、甄丽娟、瞿坤、冯少华、刘兢、杨荣菡、黄建平、刘立强、高香田、张秀菊。 我随团前往,算是二走刘庄了。 记者张三清这次去刘庄前,在他的一个微信群里发表了去年发过的旧作《报告文学》砥砺奋进铿锵 责任使命担当---记涿州市义和庄镇刘庄村党支部书记刘恩铁。 意思很明显了,这是“无冕之王”继已完成的(王惠贤、瞿坤、王宗伟)三套组合拳、正在进行的第四套(二中)组合拳后的又一次力作。 既然是啦啦队成员了,又两次到过刘庄了,刘庄的刘恩铁已是市委、市政府有关部门树立的先进典型了,“团长”又有要求了,对刘庄当然也就要再写下点什么了。 《国际歌》里有一句词,叫“趁热打铁才能成功”,我的读后感就随着二走刘庄的热乎劲,于二走刘庄的当日完成“作业”了。
读后感分三个小标题, 一是:小小刘庄大变样; 二是:别拿村长不当干部; 三是:美丽乡村看刘庄。
一、小小刘庄大变样 涿州现有近七十万人口,15个乡镇、405个行政村。刘庄仅是四百分之一。刘庄在涿州地域的农村领域发展中,是一个点,由这个点可以看到涿州农村的面貌。 这几年,刘庄有了很大的变化,甚至可以说是大变样了。 刘庄村,共有100户,400口人,党员14名。隶属涿州义和庄镇,是一个比较小的村庄。 刘庄村的过去是个什么样子?是落后村,张三清在文章中是这样描述的: “村子脏乱差,晴天一身土,雨天两脚泥,杂草丛生,垃圾遍地,侵街占道严重,脏水污水满街流。 村风差,街坊四邻为家庭琐事大打出手者有之,上访告状者有之,明争暗斗者有之。 拉帮结派严重。每当村子换届,(村里)14名党员俩三人一派,多次选举未果。曾经该村多年都没有支书。 上级布置的任务在这个村无法推进。 30年来,刘庄村没发展一名党员,使党员老化青黄不接。”
现在呢?记者的叙述是: “置身于这美丽的村庄,让人惊艳、让人赏心悦目、心旷神怡,村里的文化氛围格外抢眼: 不忘初心,牢记使命 永远跟党走,迈向新辉煌 一言一行、关乎文明创建 培养良好文明习惯,爱国守法,明礼诚信,团结友爱 文明道德千万千,孝老敬老排在前 重拳出击、扫黑除恶、共建美好家园 传递着正能量的标语、口号、漫画,写在、画在墙壁上,里里外来彰显着良好的村容、村风、村貌,彰显着和谐、时尚;彰显着村里一片新面貌,真可谓是:“今非昔比两重天,亮化美化换新颜。党的引领威力大,敢叫日月换新天”。
仅几年的光景,刘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。环视今天的刘庄村,每条大街小巷路的两侧栽上了月季花,红的、白的、粉的,竞相绽放,煞是好看;再看看各条街巷路面,都是水泥浇筑,光亮平坦;街巷两侧的墙壁粉刷的蓝砖色,显得非常干净整洁。更令人感到欣喜的是,在村子中央,该村还建有村民文体活动中心。 和我去年第一次来刘庄相比,村子的村容村貌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,越来越好了。 我和同行者们沿着贯穿该村东西方向的“铁杆路”,拐进村子,在包村干部、该村第一书记赵春仓和村支书兼主任刘恩铁的带领下,游览于这座美丽乡村......
file:///C:/Users/lhj12345/AppData/Local/Temp/ksohtml11968/wps1.png
二、别拿村长不当干部 村看村,户看户,群众看党员,党员看干部。 我自小生长在农村,知道过去的农村干部主要是村支书、村长,后来的村长改叫村主任了,现在又是支书和村主任一肩挑了。我注意到,刘庄村的公示栏显示:村的支书和村主任就是由刘恩铁一肩挑。 file:///C:/Users/lhj12345/AppData/Local/Temp/ksohtml11968/wps2.png 刘庄村民刘宪连家在1976年秋,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,老刘给自己的宝贝儿子起了个“恩铁”的名字,其寓意就是让自己的儿子感恩国家并有钢铁般的意志。 刘恩铁长大后,参加了工作,在外有着十五年的工作经历。 刘庄村子小,问题可不少。100户人家、14名党员分好几派,矛盾很多,冲突不断,村风不正,人心涣散,是一块烫手的山芋。几十年来,多少任乡镇领导提起刘庄村都感到头疼。 刘庄村自打有了新的领头人后,还真是有点干劲,“煤改气”首战告捷;低压整改顺利完成;打井接自来水,村容村貌的大改造......这桩桩件件得民心、顺民意的好事实事,群众看在眼里,暖在心头。大家都为年轻的支书刘恩铁的一项项决策的顺利实施拍手叫绝。 有人说,自从解放以来,七十多年间这个村从来没彻底清理过卫生。这样的生活环境真的让人脸上无光。清垃圾、拆违章、筑路面、种花草,全面打造美丽乡村,让刘庄村彻底变了一个样。 刘庄村新任当家人搞的土地流转很有成效。也就是把村里的一部分土地租给外地有经济实力的能人,办起了农场,从事大棚种植。这样,乡亲们每年不仅有了每亩1000多元的土地流转的收入,还有很多劳动力可以到农场打工,让村民不出村每月还能拿到一定的工资,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。现在,村里已有三分之一的土地被流转到地大户经营,每天村里多时有六七十人、少时二三十人,去种地大户那儿打工。这样的事,是好事,开天辟地头一回。农村干部的举措适应了农民兄弟们的需求。仅此一项,真的要说一句:别拿村长不当干部,这样的事儿有很多人就干不来。
三、美丽乡村看刘庄 当官不为民做主,不如回家卖红薯。这句话是句台词,但现实生活中也很实用。 怎么做主啊?记者在文章中拉了一个单子: “他自2017年当支书以来,每年春节都自己出资为全村各家各户送去米、面、油等生活必需品,送去的是一位村支书对村民的关爱体贴之情。 村民刘晓静家的具体问题;村民刘战河家因为两口子有残疾的生活问题;村民刘宝坤脑瘫卧床;村民张春元83岁患病瘫在床;村民刘树雄家赡养老人问题...... 在村里每天都在发生的事儿。刘恩铁没有一点架子,始终融入到村民中间,和村里的老百姓心与心的沟通,情与情的交流,建立了深厚的友谊。几年下来,过去一片混乱的问题村,成了安定团结的文明村;成了田美、水美、街道美、心灵美的最美生态文明村。村民在高兴之余,都挑起大拇指,齐声称赞刘恩铁是一位有责任、有担当、心系百姓的好带头人!” file:///C:/Users/lhj12345/AppData/Local/Temp/ksohtml11968/wps3.png 村民家里盖的仓储大棚
乡村的振兴,首选是有一位好的带头人。这些年,涿州市委、市政府对农业和乡村振兴一直很重视,选派干部下乡包村,帮助基层建立强有力的两委班子,选拔有经验的机关干部到基层挂职任职,使的涿州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像刘庄村的变化在涿州还有很多。 涿州是京南的重镇,和北京零距离。城东北的梨花、城西南的桃花、城西北的邵村花田、城东南的督亢秋成,吸引着不少的游客......
尾声 二走刘庄了,看了刘庄,读了张三清写的刘庄,也跟着写了刘庄,再说点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儿。 刘庄村东不远处,是从北京方向的流淌下来的永定河和归涿州管辖的金门闸,这几年随着整体环境的改善,河里有水有鱼,更可贵的是,有了久违的白天鹅。这段视频报道是由黄建平的团队报道的。 有一次我在关圣寓所和众人闲谈时,说到了刘庄村东的永定河里有了白天鹅,我的一位朋友(蔡保立)告诉我:哪天我开车带你去看看,那段河里的清理和改造工程就是他们做的...... 过去,村民们到河里摸鱼,打野鸭子;现今,白天鹅栖息,说明什么? 整体环境的改善,人民生活质量和环保意识的提升,使得美丽乡村更加美丽。
前面说过,涿州有着四百余个行政村,各村庄的改善和提升,让老百姓都有很高的幸福指数,这才是我们所希望的。 山清水秀庄稼好,五畜兴旺福满门,老百姓过上好日子,社会繁荣看刘庄,看更多的美丽乡村。 到刘庄,请记住我的文章标题:刘庄有个刘恩铁。 还有,记住刘庄有条路,叫“铁杆路”。
2022.4.22于涿州
3369字  刘恩铁 刘庄村党支部 书记兼村主任 刘恩铁书记自筹资金自建1个深水井,解决全村安全饮用水问题;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%,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%。制订了水源保护措施,设有水源保护标志。结合新农村建设和小康村建设,大力实施农村改厕建设,全部改成水冲式卫生厕所,卫生厕所普及率为99%。 结合新农村建设,带领刘庄村制定建设总体规划,对道路、给排水系统、改水、改厕、改造居住环境都进行了详细安排。各项规划有序实施,在道路硬化方面,完成全村通水泥路工程,硬化率达到100%,并安装太阳能路灯260余盏。在主干道两边建有绿化带,村内街道也进行了绿化,卫生保洁机制健康运行,村集中购置了环卫桶,并在村东、南、西、北多个中心点设置5个环卫桶,垃圾由龙马集团拉到处理厂。通过卫生大力整治,真正能做到村民住宅清洁卫生,庭院绿化、厕所无蝇、无蛆、无臭味。 建设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村民休闲活动场所两所,修建篮球场,乒乓球活动场所,多种健身器材,丰富了老年人和儿童业余生活。建立健全了农村书屋,藏书800余册。2020年春将村内二十余户110余亩承包土地办理了流转合同,建成有规模的家庭农场种植大棚西瓜四十余亩,葡萄三十余亩。对流转农户优先安排在农场里工作,减轻出村打工难问题,创建双丰收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