门道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搜索
热搜: 活动
查看: 542|回复: 9

话酒篇(系列)

[复制链接]

293

主题

1337

帖子

4292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4292
发表于 2020-5-17 08:03:0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话酒篇(系列)

   
引子

    算起来,俺酒龄已超过半个世纪了。第一次在村里一次结婚的酒场喝高了,浑身发热,跳到村西头的水壕(水坑)里,还有意的来了一会儿潜泳,人们吓坏了,围观者甚众,说是老刘家的小孩喝醉了、跳水淹死了。实际上我当时只是感到浑身发热,想潜水凉快凉快,那一年,是1963年,河北一带发大水的年月,故,记得很清楚。那一年我学会了游泳,其技术一直保持至今。后来能横渡乌苏里江(出国)、大连老虎滩游海、北戴河闹海,皆由10岁前在老家的水坑及道边的水沟练童子功所引起。
    酒是人类生活中的主要饮料之一。中国制酒源远流长,品种繁多,名酒荟萃,享誉中外。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,约在三千多年前,商周时代,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,开始大量酿制黄酒。约一千年前的宋代,中国人发明了蒸馏法,从此,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。
    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,从文学艺术创作、文化娱乐到饮食烹饪、养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。酒,自成一体曰“酒文化”,不同的人们作着不同的解释。而我觉得,没有亲身实践或者没有酒精考验的人,所作的注解必然是不靠谱,就像一个不会打门球的人,非要装模作样的去编写门球行为规范和解读一样。呵呵呵,说这些可能得罪人啊,不过,俺有一个解释:俺喝高了,我喝多了我怕谁?!
     

    书归正传,分八个章节,俺的话酒篇这就开始了-----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93

主题

1337

帖子

4292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4292
 楼主| 发表于 2020-5-17 08:03:55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一篇 “何以解忧,惟有杜康”

    相传,回答“地球上谁跑的最快”的命题时,正确答案是曹操。曹操,安徽亳州人,和一个会打门球的人周翔(龙翔九天)是同乡,周的酒量不错,和周仓有无关系待考。
    传说晋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,酒量极大举世无双。由于是个愤青,也经常出外游历喝酒。有次他背着门球杆来到洛阳找人打球,走到杜康酒坊门前。只见门上的对联写道:“猛虎一杯山中醉,蛟龙两盏海底眠。”横批:“一醉三年”。
    刘伶一见这副对子,心想:这酒坊的主人太孤陋寡闻,竟然不知我刘伶的大名,连这般海口也敢夸。既然你杜康口气这么大,我刘伶今日就让你见识一下啥叫海量,想着就进了酒坊。刘伶喝了一杯,口感甚好,叫杜康再上。杜康劝他不要再喝,刘玲哪里听得进去。第二杯下肚,不觉有点微醺,心想这酒真的不错,还要再上。杜康说,你再喝就要醉了。刘玲不依,酒过三巡,不觉有点把持不住,口中喃喃:“头杯酒甜如蜜,二杯酒比蜜还甜,三杯酒儿一下肚,但觉天旋地也转,头晕脑花眼发蓝。”球是打不成了,打道回府吧。刘伶一路喃喃吟唱,到家就烂醉如泥。他把妻子叫到床前:“我要死了,把我埋在酒池内,上边埋上酒糟,酒壶给我放在我身边。”说完,他就死了。刘伶一生好酒,因此他的妻子也就照法将其安葬。
     三年过后,杜康扛着门球杆来访刘伶。刘伶的妻子问他有什么事,杜康说刘玲三年前喝了酒还没有给钱。刘妻一听,火不知打哪里来:“刘伶三年前不知喝了谁家的酒,到家就死了。原来是喝了你家的酒呀!你要钱,我还找你要人呢!”杜康说:“那不是死了,是醉了。走走走,你快领我去埋他的地方看看。”他们来到酒池,翻开酒糟,刘伶果然面色红润。杜康上前拍拍他的肩膀,叫道:“刘伶醒来,醒来!”只见刘伶打了个哈欠,口中又喃喃有声:“好酒啊,好酒!”。至于他俩是否扛了门球杆,在哪块球场打了球,待考。
     从此,杜康美酒醉刘伶传为历史佳话。到了东汉之年,三国曹操在其不朽的《短歌行》,以“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”开唱,其中“何以解忧,惟有杜康”亦成为中国酒文化的千古名句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93

主题

1337

帖子

4292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4292
 楼主| 发表于 2020-5-17 08:04:43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二篇 满汉全席千叟宴  康乾盛世看酒风


   喝酒得有场,摆100桌算是大酒场了。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千叟宴,这大概是尊老敬老的楷模了。千叟宴始于康熙,盛于乾隆时期,是清宫中的规模最大,与宴者最多的盛大御宴。    康熙五十二年在阳春园第一次举行千摆宴,玄烨帝席赋《千叟宴》诗一首,固得宴名。宴请从天下来京师为自己祝寿的老人。千叟宴是清帝康熙、乾隆等为笼络臣民而举行的大型酒宴,因赴宴者均为老人,故称之。
    首次举办的千叟宴,年65岁以上年长者,官民不论,均可按时到京城参加阳春园的聚宴。当时赴宴者有千余人,皆系耄耋长者,社会各阶层次人物皆有,从这次千叟宴的举办,各地掀起敬老爱老之风,可谓盛行。康熙时期千叟宴宏大的场面给幼小的弘历留下了深刻印象,他继位后,效法其祖父,也举办了两次千叟宴。
   乾隆五十年(1785),四海承平,天下富足。适逢清朝庆典,乾隆帝为表示其皇恩浩荡,在乾清宫举行了千叟宴。宴会场面之大,实为空前。被邀请的老人约有三千名,这些人中有皇亲国戚,有前朝老臣,也有的是从民间奉诏进京的老人。在座老人中有不少是饱学鸿儒,当众吟诗联句,即席用柏梁体选百联句被史官记录入史。乾隆皇帝还亲自为90岁以上的寿星一一斟酒。当时推为上座的是一位最长寿的老人,据说已有141岁。
    当时乾隆和纪晓岚还为这位老人做了一个对子,“花甲重开,外加三七岁月;古稀双庆,内多一个春秋。”根据上联的意思,两个甲子年120岁再加三七二十一,正好141岁。下联是古稀双庆,两个七十,再加一,正好141岁。堪称绝对。
    这场酒局体现出来的皇家气派自与民间大不相同。不但有御厨精心制作的免费满汉全席,所有皇家贡品酒水也都全免。在这五十年一遇的豪宴上,老人们争先恐后,一边说着“多亏了朝廷的政策好”,一边大快朵颐,狼吞虎饮。据说晕倒、乐倒、饱倒、醉倒的老人不在少数。
    千叟宴这场浩大酒局,被当时的文人称作“恩隆礼洽,为万古未有之举”。三千人的酒宴,一方面反映的是皇恩浩荡,另一方面反映的是酒风疯狂。
    这场酒后,由于故宫里没地方修门球场,很多带了门球杆的人没有比划,留下遗憾多多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93

主题

1337

帖子

4292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4292
 楼主| 发表于 2020-5-17 08:05:33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三篇 饮中八仙歌 杜甫美名传 
 杜甫曾把同朝代的八个人安排在了一个酒场内。至于这八个人到底在没在一起就不考证了,这首诗流传甚广,算作酒场佳作,酒文化中的上品。

知章骑马似乘船,
眼花落井水底眠。
汝阳三斗始朝天,
道逢麹车口流涎,
恨不移封向酒泉。
左相日兴费万钱,
饮如长鲸吸百川,
衔杯乐圣称世贤。
宗之潇洒美少年,
举觞白眼望青天,
皎如玉树临风前。
苏晋长斋绣佛前,
醉中往往爱逃禅。
李白一斗诗百篇,
长安市上酒家眠。
天子呼来不上船,
自称臣是酒中仙。
张旭三杯草圣传,
脱帽露顶王公前,
挥毫落纸如云烟。
焦遂五斗方卓然,
高谈雄辨惊四筵。
  
   《饮中八仙歌》是一首别具一格,富有特色的"肖像诗"。八个酒仙是同时代的人,又都在长安生活过,在嗜酒、豪放、旷达这些方面彼此相似。诗人以洗炼的语言,人物速写的笔法,将他们写进一首诗里,构成一幅栩栩如生的群像图。
  八仙中首先出现的是贺知章。他资格老、年事高,在长安,他曾"解金龟换酒为乐"(李白《对酒忆贺监序》)。诗中说他喝醉酒后,骑马的姿态就象乘船那样摇来晃去,醉眼朦胧,眼花缭乱,跌进井里竟会在井里熟睡不醒。相传"阮咸尝醉,骑马倾欹,人曰:"个老子如乘船游波浪中‘"(明王嗣奭《杜臆》卷一)。杜甫活用这一典故,用夸张手法描摹贺知章酒后骑马的醉态与醉意,弥漫着一种谐谑滑稽与欢快的情调,维妙维肖地表现了他旷达纵逸的性格特征。

  其次出现的人物是汝阳王李琎.他是唐玄宗的侄子,宠极一时,所谓"主恩视遇频","倍比骨肉亲"(杜甫《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》),因此,他敢于饮酒三斗才上朝拜见天子。他的嗜酒心理也与众不同,路上看到专车(即酒车)竟然流起口水来,恨不得要把自己的封地迁到酒泉(今属甘肃)去。相传那里"城下有金泉,泉味如酒,故名酒泉"(见《三秦记》)。唐代,皇亲国戚,贵族勋臣有资格袭领封地,因此,八人中只有李琎才会勾起"移封"的念头,其他人是不会这样想入非非的。诗人就抓着李琎出身皇族这一特点,细腻地描摹他的享乐心理与醉态,下笔真实而有分寸。

  接着出现的是李琎之。他于天宝元年,代牛仙客为左丞相,雅好宾客,夜则燕赏,饮酒日费万钱,豪饮的酒量有如鲸鱼吞吐百川之水,一语点出他的豪华奢侈。开宝五载罢相后,在家与亲友会饮,虽酒兴未减,却不免牢骚满腹,赋诗道:"避贤初罢相,乐圣且衔杯,为问门前客,今朝几个来?"(《旧唐书。李琎之传》)"衔杯乐圣称避贤"即化用李琎之诗句。"乐圣"即喜喝清酒,"避贤",即不喝浊酒。结合他罢相的事实看,"避贤"语意双关。这里抓住权位的得失这一个重要方面刻画人物性格,精心描绘李琎之的肖像,含有深刻的政治内容,很耐人寻味。

  三个显贵人物展现后,跟着出现的是两个潇洒的名士崔宗之和苏晋。崔宗之,是一个倜傥洒脱,少年英俊的风流人物。他豪饮时,高举酒杯,用白眼仰望青天,睥睨一切,旁若无人。喝醉后,宛如玉树迎风摇曳,不能自持。杜甫用"玉树临风"形容宗之的俊美丰姿和潇洒醉态,很有韵味。接着写苏晋,苏晋一面耽禅,长期斋戒,一面又嗜饮,经常醉酒,处于"斋"与"醉"的矛盾斗争中,但结果往往是"酒"战胜"佛",所以他就只好"醉中爱逃禅"了。短短两句诗,幽默地表现了苏晋嗜酒而得意忘形,放纵而无所顾忌的性格特点。
  以上五个次要人物展现后,中心人物隆重出场了。

  诗酒同李白结了不解之缘,李白自己也说过"百年三万六千日,一日须倾三百杯"(《襄阳歌》),"兴酣落笔摇五岳"(《江上吟》)。杜甫描写李白的几句诗,浮雕般地突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诗才。李白嗜酒,醉中往往在"长安市上酒家眠",习以为常,不足为奇。"天子呼来不上船"这一句,顿时使李白的形象变得高大奇伟了。李白醉后,更加豪气纵横,狂放不羁,即使天子召见,也不是那么毕恭毕敬,诚惶诚恐,而是自豪地大声呼喊:"臣是酒中仙!"强烈地表现出李白不畏权贵的性格。"天子呼来不上船",虽未必是事实,却非常符合李白的思想性格,因而具有高度的艺术真实性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。杜甫是李白的知友,他把握李白思想性格的本质方面并加以浪漫主义的夸张,将李白塑造成这样一个桀骜不驯,豪放纵逸,傲视封建王侯的艺术形象。这肖像,神采奕奕,形神兼备,焕发着美的理想光辉,令人难忘。这正是千百年来人民所喜爱的富有浪漫色彩的李白形象。

  另一个和李白比肩出现的重要人物是张旭。他"善草书,好酒,每醉后,号呼狂走,索笔挥洒,变化无穷,若有神助"(《杜臆》卷一)。当时人称"草圣"。张旭三杯酒醉后,豪情奔放,绝妙的草书就会从他笔下流出。他无视权贵的威严,在显赫的王公大人面前,脱下帽子,露出头顶,奋笔疾书,自由挥洒,笔走龙蛇,字迹如云烟般舒卷自如。"脱帽露顶王公前",这是何等的倨傲不恭,不拘礼仪!它酣畅地表现了张旭狂放不羁,傲世独立的性格特征。

  歌中殿后的人物是焦遂。袁郊在《甘泽谣》中称焦遂为布衣,可见他是个平民。焦遂喝酒五斗后方有醉意,那时他更显得神情卓异,高谈阔论,滔滔不绝,惊动了席间在座的人。诗里刻画焦遂的性格特征,集中在渲染他的卓越见识和论辩口才,用笔精确、谨严。

  《八仙歌》的情调幽默谐谑,色彩明丽,旋律轻快,情绪欢乐。在音韵上,一韵到底,一气呵成,是一首严密完整的歌行。在结构上,每个人物自成一章,八个人物主次分明,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,同中有异,异中有同,多样而又统一,构成一个整体,彼此衬托映照,有如一座群体圆雕,艺术上确有独创性。正如王嗣奭所说:"此创格,前无所因。"它在古典诗歌中确是别开生面之作。

     这八位酒徒,若组成一支门球队征战四方,当今之天下,哪个敢与其争锋?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93

主题

1337

帖子

4292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4292
 楼主| 发表于 2020-5-17 08:06:44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四篇 刘玄德装聋作哑 曹阿满酒中破局


    涿州人刘备不得已暂在曹操手下混事,终日装聋作哑,这天正在亲自浇菜,许褚、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:“丞相有命,请使君便行。”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。操曰:“适见枝头梅子青青,忽感去年征张绣时,道上缺水,将士皆渴;吾心生一计,以鞭虚指曰:‘前面有梅林。’军士闻之,口皆生唾,由是不渴。今见此梅,不可不赏。又值煮酒正熟,故邀使君小亭一会。”玄德心神方定。随至小亭,已设樽俎:盘置青梅,一樽煮酒。二人对坐,开怀畅饮。
    酒至半酣,忽阴云漠漠,骤雨将至。从人遥指天外龙挂,操与玄德凭栏观之。操曰:“使君知龙之变化否?”玄德曰:“未知其详。”操曰:“龙能大能小,能升能隐;大则兴云吐雾,小则隐介藏形;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,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。方今春深,龙乘时变化,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。龙之为物,可比世之英雄。玄德久历四方,必知当世英雄。请试指言之。”玄德曰:“备肉眼安识英雄?”操曰:“休得过谦。”玄德曰:“备叨恩庇,得仕于朝。天下英雄,实有未知。”操曰:“既不识其面,亦闻其名。”玄德曰:“淮南袁术,兵粮足备,可为英雄?”操笑曰:“冢中枯骨,吾早晚必擒之!”玄德曰:“河北袁绍,四世三公,门多故吏;今虎踞冀州之地,部下能事者极多,可为英雄?“操笑曰:“袁绍色厉胆薄,好谋无断;干大事而惜身,见小利而忘命:非英雄也。”玄德曰:“有一人名称八俊,威镇九州:刘景升可为英雄?”操曰:“刘表虚名无实,非英雄也。”玄德曰:“有一人血气方刚,江东领袖——孙伯符乃英雄也?”操曰:“孙策藉父之名,非英雄也。”玄德曰:“益州刘季玉,可为英雄乎?”操曰:“刘璋虽系宗室,乃守户之犬耳,何足为英雄!”玄德曰:“如张绣、张鲁、韩遂等辈皆何如?”操鼓掌大笑曰:“此等碌碌小人,何足挂齿!”玄德曰:“舍此之外,备实不知。”操曰:“夫英雄者,胸怀大志,腹有良谋,有包藏宇宙之机,吞吐天地之志者也。”玄德曰:“谁能当之?”操以手指玄德,后自指,曰:“今天下英雄,惟使君与操耳!”玄德闻言,吃了一惊,手中所执匙箸,不觉落于地下。时正值天雨将至,雷声大作。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:“一震之威,乃至于此。”操笑曰:“丈夫亦畏雷乎?”玄德曰:“圣人迅雷风烈必变,安得不畏?”将闻言失箸缘故,轻轻掩饰过了。操遂不疑玄德。后人有诗赞曰:“勉从虎穴暂栖身,说破英雄惊杀人。巧借闻雷来掩饰,随机应变信如神。”
     天雨方住,见两个人撞入后园,手提宝剑,突至亭前,左右拦挡不住。操视之,乃关、张二人也。原来二人从城外射箭方回,听得玄德被许褚、张辽请将去了,慌忙来相府打听;闻说在后园,只恐有失,故冲突而入。却见玄德与操对坐饮酒。二人按剑而立。操问二人何来。云长曰:“听知丞相和兄饮酒,特来舞剑,以助一笑。”操笑曰:“此非鸿门会,安用项庄、项伯乎?”玄德亦笑。操命:“取酒与二樊哙压惊。”关、张拜谢。须臾席散,玄德辞操而归。云长曰:“险些惊杀我两个!”玄德以落箸事说与关、张。关、张问是何意。玄德曰:“吾之学圃,正欲使操知我无大志;不意操竟指我为英雄,我故失惊落箸。又恐操生疑,故借惧雷以掩饰之耳。”关、张曰:“兄真高见!”
     门球场亦如此,大在布局,巧设机关,谋势待发,环环相扣,玄德公与曹阿满,皆为高人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93

主题

1337

帖子

4292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4292
 楼主| 发表于 2020-5-17 08:07:33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五篇 “项庄舞剑 意在沛公”

“鸿门宴”这个故事发生在陈胜吴广起义后的第三年(公元前206年)。
陈胜吴广起义后,各地云起响应,其中有楚国贵族出身的项梁、项羽叔侄,有农民出身的刘邦。
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,项梁扶楚怀王的孙子名叫熊心的人作了楚王,刘邦也投靠了项梁。
公元前207年,项梁战死,怀王派项羽等去救援被秦军围困的赵国,同时派刘邦领兵攻打函谷关。临行时,怀王与诸将约定,谁先入关,便封为关中王。
项羽大破秦军后,听说刘邦已出咸阳,非常恼火,就攻破函谷关,直抵新丰鸿门。这时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暗中派人告诉项羽说刘邦想在关中称王。项羽听了,更加恼怒,决定第二天发兵攻打刘邦。
刘帮帐前幕僚张良向刘邦分析,不宜和项羽硬拼,刘邦只得退出咸阳,回师霸上,更知道自己军力不及于项羽四十万大军,刘邦更把在咸阳所得一切,原封不动的送到项羽营中,更说愿让项羽称关中王。范增已觉出刘邦必成大器,便命项羽设下“鸿门夜宴”,一心诛除刘邦,但此事为项伯知悉,项伯顾念和张良故人之情,向刘邦大军报讯。刘邦知道这鸿门宴是去不得的凶险之地,但张良却表示不去便只有死路一条,赴会也许能有生机,刘邦无奈只得应约前往。
鸿门宴当日,范增早已布下天罗地网,定要把刘邦人头留下,谁知刘邦竟以一跪化解了项羽之怨恨,范增便再命“项庄舞剑,意在沛公”,一心要在席中把刘邦刺死,可是还是被项伯和樊哙给刘邦解了围,刘邦终于更借往如厕而逃遁而去。

后来,楚汉相争画上了句号。霸王别姬,自刎乌江。这场打了多年的一场球,以刘邦获全胜而告终。汉朝取代第一个封建王朝秦,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汉朝,史称西汉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93

主题

1337

帖子

4292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4292
 楼主| 发表于 2020-5-17 08:08:19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六篇 宋朝赵匡胤 杯酒释兵权

    宋太祖赵匡胤,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,不出半年,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对宋朝。

  宋太祖亲自出征,费了很大劲儿,才把他们平定。

  为了这件事,宋太祖心里总不大踏实。有一次,他单独找赵普谈话,问他说:“自从唐朝末年以来,换了五个朝代,没完没了地打仗,不知道死了多少老百姓。这到底是什么道理?”

  赵普说:“道理很简单。国家混乱,毛病就出在藩镇权力太大。如果把兵权集中到朝廷,天下自然太平无事了。”

  宋太祖连连点头,赞赏赵普说得好。

  后来,赵普又对宋太祖说:“禁军大将石守信、王审琦两人,兵权太大,还是把他们调离禁军为好。”

  宋太祖说:“你放心,这两人是我的老朋友,不会反对我。”

  赵普说:“我并不担心他们叛变。但是据我看,这两个人没有统帅的才能,管不住下面的将士。有朝一日,下面的人闹起事来,只怕他们也身不由主呀!”

  宋太祖敲敲自己的额角说:“亏得你提醒一下。”

  过了几天,宋太祖在宫里举行宴会,请石守信、王审琦等几位老将喝酒。

  酒过几巡,宋太祖命令在旁侍候的太监退出。他拿起一杯酒,先请大家干了杯,说:“我要不是有你们帮助,也不会有现在这个地位。但是你们哪儿知道,做皇帝也有很大难处,还不如做个节度使自在。不瞒各位说,这一年来,我就没有一夜睡过安稳觉。”

  石守信等人听了十分惊奇,连忙问这是什么缘故。宋太祖说:“这还不明白?皇帝这个位子,谁不眼红呀?”

  石守信等听出话音来了。大家着了慌,跪在地上说:“陛下为什么说这样的话?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,谁还敢对陛下三心二意?”

  宋太祖摇摇头说:“对你们几位我还信不过?只怕你们的部下将士当中,有人贪图富贵,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。你们想不干,能行吗?”

  石守信等听到这里,感到大祸临头,连连磕头,含着眼泪说:“我们都是粗人,没想到这一点,请陛下指引一条出路。”

  宋太祖说:“我替你们着想,你们不如把兵权交出来,到地方上去做个闲官,买点田产房屋,给子孙留点家业,快快活活度个晚年。我和你们结为亲家,彼此毫无猜疑,不是更好吗?”

  石守信等齐声说:“陛下给我们想得太周到啦!”

  酒席一散,大家各自回家。第二天上朝,每人都递上一份奏章,说自己年老多病,请求辞职。宋太祖马上照准,收回他们的兵权,赏给他们一大笔财物,打发他们到各地去做节度使。

  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“杯酒释兵权”(“释”就是“解除”)。

  过了一段时期,又有一些节度使到京城来朝见。宋太祖在御花园举行宴会。太祖说:“你们都是国家老臣,现在藩镇的事务那么繁忙,还要你们干这种苦差,我真过意不去!”

  有个乖巧的节度使马上接口说:“我本来没什么功劳,留在这个位子上也不合适,希望陛下让我告老回乡。”

  也有个节度使不知趣,唠唠叼叼地把自己的经历夸说了一番,说自己立过多少多少功劳。宋太祖听了,直皱眉头,说:

  “这都是陈年老账了,尽提它干什么?”

  第二天,宋太祖把这些节度使的兵权全部解除了。

  宋太祖收回地方将领的兵权以后,建立了新的军事制度,从地方军队挑选出精兵,编成禁军,由皇帝直接控制;各地行政长官也由朝廷委派。通过这些措施,新建立的北宋王朝开始稳定下来。

    赵匡胤如果当个门球教练,还真是把好手哦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93

主题

1337

帖子

4292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4292
 楼主| 发表于 2020-5-17 08:09:09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七篇 酒后题反诗 江州浔阳楼

    九江又名浔阳,古称柴桑郡,宋时称江州。在时下到处都争名人、争名地的热浪中,九江倒也守得住清静,没整出什么大动静来。其实,九江是大可以弄出一些动静来的。江州城,算起来这江州应是宋时的九江名号了。当时的长江江州段,古人称之为浔阳江。
    施耐庵在《水浒全传.第三十九回》中是这样描述浔阳楼的:“宋江……信步再出城外,看见那一派江景非常,观之不足。正行到一座酒楼前过,仰面看时,旁边竖着一根望竿,悬挂一个青布酒旆子,上写道:‘浔阳江正库’。雕檐外一面牌额,上有苏东坡大书‘浔阳楼’三字。宋江看了,便道:‘我在郓城县时,只听得说江州好座浔阳楼,原来却在这里。我虽独自一个在此,不可错过,何不且上楼去自己看玩一遭’宋江来到楼前看时,只见门边朱红华表,柱上两面粉牌,各有五个大字,写道:‘世间无比酒,天下有名楼’。宋江便上楼来……但见:雕檐映日,画栋飞立,碧阑干低接轩窗,翠帘幕高悬户牖。消磨醉眼,倚青天万迭云山;勾惹吟魂,翻瑞雪一江烟水。”这一番绘声绘色的描述,竟把浔阳楼内外景致给绘了个通透。
  宋江在浔阳楼独自饮酒,喝的什么牌子的酒待考。独在异乡为异客,个人单喝容易醉,不觉酒上头,有点晕乎,感恨伤怀,潸然泪下,索性唤酒保借来笔砚,学着古人,在白粉壁上挥毫写下一首《西江月》:
    “自幼曾攻经史,长成亦有权谋。
     恰如猛虎卧荒丘,潜伏爪牙忍受。
     不幸刺文双颊,那堪配在江州。
     他年若得报冤仇,血染浔阳江口。”
     写罢,宋江心血来潮,手舞足蹈,又提笔在《西江月》旁写下四句:
    “心在山东身在吴,飘蓬江海漫嗟吁。
      他时若遂凌云志,敢笑黄巢不丈夫。”
     黑三郎宋江的酒后题反诗,使他由此惹下了惊天大案。浔阳楼也就成了黑三郎真正走上落草造反的肇始地。
   由于施耐庵在《水浒全传》中精彩描述,使浔阳楼因《水浒全传》的广泛传播而流传至今。看来,酒壮怂人胆,酒后吐真言,这个不甘寂寞的宋江,说了也做了,日后在水泊梁山拉起了杆子,他的球队可是声名远扬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293

主题

1337

帖子

4292

积分

管理员

Rank: 9Rank: 9Rank: 9

积分
4292
 楼主| 发表于 2020-5-17 08:10:16 | 显示全部楼层
第八篇 段子说酒话多多 重整江山看后生

     在中国民间,有两个圣人,文孔子,武关公。
    相传多路诸侯组成联军讨伐董卓,董卓部将华雄骁勇异常,先后斩杀盟军多名大将,盟军各将都有些惊慌失措。袁绍正担心没人可拿下华雄时,关羽挺身而出。曹操给关羽酾热酒一杯,与他饮了上马,关羽却叫曹操手下先斟下酒,便提刀而出,俄顷,关羽拍马而回,掷华雄人头于地,而斟的酒还是热的。

    在中国民间,有个一个美好传说八仙过海。
    所谓八仙是指八位仙人,他们分别是:铁拐李、汉钟离、蓝采和、张果老、何仙姑、韩湘子、曹国舅和吕洞宾。
    有一天,八仙去王母那里拜寿回来,个个喝得晕晕乎乎,腾云驾雾从东海上空经过,只见海上波涛汹涌,白浪滔天,煞是壮观。于是,八仙决定到海面上玩一玩。
    吕洞宾说:“大家把自己的宝物扔到海面上,借着它渡过大海,比一比谁更有神通,怎么样?”
    铁拐李首先对这一建议表示欢迎,他兴致昂扬地说:“好啊!大家先看我的!”便把拐杖投向海中,拐杖像一条小船漂浮在水面,铁拐李一个筋斗,翻立在拐杖上。
    汉钟离把他的芭蕉扇丢到海上,跳下去站在上面。
    接着,其他几位仙人也各显神通,张果老倒骑着毛驴,吕洞宾踏着雌雄宝剑,韩湘子坐着萧,何仙姑乘着花篮,蓝采和站在拍板上,曹国舅踩着玉版,都在海面上漂浮了起来。
    八仙趁着酒兴安稳地顺着汹涌的波浪漂去,这与腾云驾雾感觉大不相同,别有一番新的刺激和情调,大家玩得好不快意,留下一段佳话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115

主题

325

帖子

994

积分

版主

Rank: 7Rank: 7Rank: 7

积分
994
发表于 2020-5-19 07:28:05 | 显示全部楼层
八段侃酒篇,篇篇真精彩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北京老年学院

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宏成远大(北京)教育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( 京ICP备19038867号 )

GMT+8, 2023-6-2 16:25 , Processed in 0.443055 second(s), 32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